塑胶模具标准设计流程大起底,速来围观!
如何在保障成本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塑胶模具成型质量,这无疑是每个模具制造企业都尤为关心且致力于解决的一个问题,其实,要想达此目的,关键在于能否严格按照相应技术规程科学开展塑胶模具的设计制造工作。鉴于相关资料中较少有关于塑胶模具标准设计程序的详细解析,下面就由我司专业人士来给大家简单梳理一番。
▼STEP.1:接受任务书
成型塑料制件的任务书通常由制件设计者提出,其内容如下:经过审签的正规制制件图纸,并注明采用塑料的牌号、透明度等;塑料制件说明书或技术要求;生产产量;塑料制件样品。
▼STEP.2:收集、分析、消化原始资料
收集整理有关制件设计、成型工艺、成型设备、机械加工及特殊加工资料,以备设计塑胶模具时使用。一是消化塑料制件图,了解制件的用途,分析塑料制件的工艺性,尺寸精度等技术要求;二是消化工艺资料,分析工艺任务书所提出的成型方法、设备型号、材料规格、模具结构类型等要求是否恰当,能否落实;三是确定成型方法;四是选择成型设备。
▼STEP.3:绘制模具图
要求按照国家制图标准绘制,但是也要求结合本厂标准和国家未规定的工厂习惯画法。在画塑胶模具总装图之前,应绘制工序图,并要符合制件图和工艺资料的要求。在工序图下面应标出制件编号、名称、材料、材料收缩率、绘图比例等。
▼STEP.4:绘制全部零件图
由模具总装图拆画零件图的顺序应为:先内后外,先复杂后简单,先成型零件,后结构零件。
▼STEP.5:校对、审图、描图、送晒
自我校对的内容是:塑胶模具及其零件与塑件图纸的关系、塑料制件方面、成型设备方面、模具结构方面、设计图纸、校核加工性能、复算辅助工具的主要工作尺寸等。专业校对原则上按设计者自我校对项目进行;但是要侧重于结构原理、工艺性能及操作安全方面。把描好的底图交设计者校对签字,然后才可送晒。
▼STEP.6:试模及修模
虽然是在选定成型材料、成型设备时,在预想的工艺条件下进行塑胶模具设计,但是人们的认识往往是不完善的,因此在模具加工完成以后,进行试模试验,看成型的制件质量如何。发现总是以后,进行排除错误性的修模。
▼STEP.7:整理资料进行归档
塑胶模具经试验后,若暂不使用,则应该完全擦除脱模渣滓、灰尘、油污等,涂上黄油或其他防锈油或防锈剂,关到保管场所保管。把设计模具开始到模具加工成功,检验合格为止,在此期间所产生的技术资料,例如任务书、制件图、技术说明书、模具总装图、模具零件图、底图、模具设计说明书、检验记录表、试模修模记录等,按规定加以系统整理、装订、编号进行归档。这样做似乎很麻烦,但是对以后修理模具,设计新的模具都是很有用处的。
通读上文,您现在对塑胶模具的标准设计流程是否有了更清晰的了解和认识?更多相关精彩行业资讯,本站之后还会继续收集、整理、分享,感兴趣的业内人士可随时访问本站查询获取,当然,也可直接来电咨询,我们定竭诚为大家服务。